河南旅游导游词

时间:2022-12-15 00:06:53
河南旅游导游词(14篇)

河南旅游导游词(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旅游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旅游导游词1

五龙口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东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处,北部与山西晋城市毗邻,东部与沁阳市接壤,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这里山俊水秀,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名胜古迹荟萃,是以猕猴、温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观光区。早在20xx年前的东汉,皇家即在此建造沁水公主园,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历史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们的车行驶在207国道上,大家往前方看,那座山被称为孔山,孔山状如卧龙,绵延十余里,因山巅有孔而得名。孔山洞与沁阳悬谷山洞东西对应,民间传说,这是二郎神担山撵太阳的扁担孔。据《水经注》载:“山上石穴洞开,石上有车辙牛迹,均出白天成,非人工所就。“西有夫子坪,东有老君顶,是儒、道两争胜的地方。

自古以来因沁水之利,这里就是怀庆府各县群众聚会庆丰收的场所,曾有庙宇七百余间,现在人们仍有此游山赶会的习惯。

大家看,前面这座高山,山顶有“V“字形缺口,人称箭过顶。相传后羿射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带大家去参观一处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渠枋口。

秦渠枋口、五龙口古称枋口。因秦时即在沁河出山处开凿秦渠,引水灌田,以核对枋木为闸,故名枋口。它开创了隔山取水之先河,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不淤不塞,利泽至今,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可与都江堰媲美。从两汉、三国、隋、唐至宋、元都曾扩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和兴利五条水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所以又称五龙口。现在访口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枋口,沁河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风景十分迷人,东汉明帝刘庄在这里专门为女儿刘致赐建沁园,其精美别致为后世称道,被作为公主花园的代称。隋唐时代,官宦名流来游者甚多,直至金辽时期仍为官僚宴游之地。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游枋口,写下了“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的千古绝唱。这里山水相映,风爽浪低,盛夏如凉秋,“沁口秋风“历来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

好了,请大家上车,我们继续往前走。

大家看到的前面这块地方是温泉,五龙口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区域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左右,最高水温l0l℃,水温稳定,储量丰富,是我国内陆水温最高、水质较好的氯化物、硫酸盐、钙钠质医用地热矿泉,含有钙、镁、钠、铁、钾、硫磺等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治疗20多种疾病。现在五龙口镇投资近亿元,正在建设温泉城,包括温泉沐浴、温泉理疗、温泉别墅、室内温泉游池、温泉度假村等一系列现代化设施设备,可以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及会议服务等各种需要。

前边大家看到的又是一处与后羿射日有关的地方,被称为太阳落山处,《济源县志》载:“沁北诸山皆阳落山“。据说,后羿射日,太阳落地,把这里的山石烧得通红,阳落山名由此而来。现在山顶的灵泉洞内,还留有明代嘉靖年间斗大石刻楷书“阳落山“三个大字。也有人说,五龙口的地热泉也是太阳在地下燃烧的结果。

大家看,前方这座山似有五个巨大的手指形成,被称为五行山,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标有白涧沟五行山的地理位置图。山顶有一个石观音端坐,那个石猴子正在辞行,天然生就,惟妙惟肖,当地老百姓叫悟空辞观音。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翻手压在五行山下。你看,这五个山峰似连非连,就是如来佛的五个手指所化。后来观音菩萨救出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下边的山洞称悟空洞。

大家再看前边这座山更加神奇,被称为大佛山,唐僧取经归来,功德圆满,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这座大佛山是他的法身像。有美猴王在此,猴子猴孙当然要伴驾,这也许是五龙口的猕猴一直能够生活在这地球最北纬度艰苦环境的原因了。

现在我们已经人了远近闻名的猕猴山。人口山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东、西两个石人,右边的石人面朝悬崖,左面的石人立于山谷之间。原来,这两个石人是五龙口的巡山夜叉,后来他们行凶吃人,无恶不作,被太上老君点化,改邪归正,成为护山之神。你们瞧,这两个石人正在虔诚面壁呢!这个景观称作“夜叉朝圣“。

现在,我们的车子通过的这座桥被称为凤鸣桥,大家知道,太阳是天帝的儿子,后羿射日,得罪天帝,虽为天神却不得善终,被逢蒙用桃木棍击死。太上老君主持正义,派金鸡星下凡,为后羿洗冤昭雪。因此有天上金鸡星动,天下大赦犯人的说法。李白诗云:“我愁远谪夜朗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现在这个金鸡,就永远留在五龙口的金鸡顶上了。

河南旅游导游词2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 ……此处隐藏9522个字……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雄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她处于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核心部位,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景区,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十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区之一。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有炎黄景区、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星海湖等五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巨塑、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哺育、黄河碑林、浮天阁、极目阁、黄河第一桥等40余处景点,每年接待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河南旅游导游词11

先生们女士们:

今天我们旅游的目的地是栾川县。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东西78.4千米,南北宽57.2千米,总面积2478平方千米,现辖1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1963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23个居民组,8.65万户,31.8万人,汉族人口占97.6%,满、蒙、回等19个民族人口占2.4%。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个,人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栾川县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等56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栾川还是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和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是洛阳市下辖经济强县之一,也是洛阳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卫星城市。

栾川是国家首批十七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并开创了叫响全国旅游界的“栾川模式”。拥有两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七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尚属首例。境内拥有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等7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级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旅游景区群。境内旅游设施齐全:县城和旅游景区周边兴建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有2家五A级旅游休闲酒店(还有2家正在兴建),三家四A级酒店,和众多星级旅游服务酒店,2012年陶湾伊河源大峡谷漂流也正式动工,2013年6月10日,伊河源峡谷漂流项目全部竣工营业。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带各位游客一一前去这些景点观览,今天我们就现在栾川县里休息下来。

河南旅游导游词12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末头品顶戴、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氏庄园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这里还是一处记载中国近代百年风云的历史见证,清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曾在这里下榻;解放战争年代,刘邓大军曾在这里设临时司令部,在这里我们可以观赏到当时的陈设。

庄园主人马丕瑶(1831-1895年),字玉山,安阳县西蒋村人。咸丰八年中举人,同治元年登进士。曾任山西平陆、永济知县,解州知州,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贵州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广东巡抚等职。他为官30余年,政绩卓著,清正廉明,衷心报国,实心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称他为“马青天”,光绪皇帝赞他为“百官楷模”。病逝后,光绪帝亲撰祭文,并御赐金字“鞠躬尽瘁”,诰封其为“光禄大夫和振威将军”。

马丕瑶长子马吉森是著名的实业家,先后创办了安阳广益纱厂(今安阳豫北纱厂),六河沟煤矿(今峰峰矿区),开创了近代河南民族工业之先河,;次子马吉樟,光绪九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湖北按察使、提学使,民国总统府秘书等职,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曾多次掩护革命党志士,并筹得巨款资助大批有志青年出国留学,意图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三女儿马青霞,是中国同盟会会员,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孙中山曾亲题“天下为公”相赠,民国时盛传“南有秋瑾,北有青霞”之美誉。

河南旅游导游词13

许昌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位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为明清风格建筑群。 《三国志·蜀书》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相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是许昌十景之一。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为春秋楼赋诗一首:“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颖川。”

春秋楼创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间,曾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建筑规模逐步完善。据记载,原来的外院有山门,钟鼓楼,春秋楼、中殿、后殿:内院有关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问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筑,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后毁于战争兵火,只残留春秋楼一座。 1995年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修复,修复规模为历代修建之最,投资1500万元,保持“两院英风”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刀印楼:内院为园林建筑风格,有甘糜二后宫,问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还有文庙院的大成殿,戟门,东西廊等。新修建的关圣殿,面扩七间,进深三间,总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顶饰黄色玻璃瓦,汉白玉栏板,青石铺地,殿内塑13米高关羽座像及关平,周仓,王甫,廖化塑像,实为全国关庙所在。

河南旅游导游词14

太昊伏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向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已的聪明和智慧,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向日月那样光明。为纪念祖先功德,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来陈国,陈灵公曾陪同孔子观瞻陵墓;三国魏曹植曾

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项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宽3尺,高15尺,上镛“太昊伏羲氏之墓”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巾作笔写成。

《河南旅游导游词(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