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工作总结

时间:2025-04-27 22:35:27
院感科工作总结

院感科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院感科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院感科工作总结1

院感科上半年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质控、加强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及传染病漏报的发生。现将上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有计划、有自查、有督察、有检查、有总结。

在规定时间认真执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月自查传染病上报管理工作4次,每月督察医院内感染管理2次,每月月底进行主题年活动检查1次,并对1-5月份各类信息上报情况总结通报,有效地杜绝了院感病例及传染病病例漏报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学习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1.院感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积极掌握新发传染病诊断标准、防治知识及院感控制流程。

2.积极参加院外院感知识培训学习,6月13日带领全院11名院感监测员参加由XXX院感质控中心组织的院感学术年会,会上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关于《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部位院感诊断》、《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等知识的精彩内容。

3.积极组织院内院感预防与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院感知识方面重点加强了院感诊断、标准预防、多重耐药菌等知识进行培训学习;传染病管理方面重点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麻疹等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大家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及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三、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继续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

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指导临床,服务临床

积极主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工作,针对少数医生对院感诊断、传染病诊断概念不清问题,耐心督导各临床医师积极学习培训,掌握院感及传染病诊断的各项要求;指导医生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引导医生从思想上重视院感防控上报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积极做好每日一巡查工作,及时收集院感及传染病上报的各类卡片,谨防迟报漏报的发生。

五、加强院感、传染病管理及各类信息上报

院感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督查一次,每月对出院病例进行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筛查,1-5月份共筛查出院病例1752份。1-5月份全院共上报院感病例20例、传染病病例303例、死亡病例13例。查出院感迟报病例5份,传染病迟报病例10份,并将1-5月份传染病上报情况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各科室,采取补报措施有效杜绝了漏报情况的发生。针对自查、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通报,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对上半年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血透病例、农药中毒病例、食源性疾病病例、职业暴露上报数据汇总并通报。

六、进行院感监测工作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苗头,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散发率,及时发现并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上半年我科继续按照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进行院感日常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工作。依据相关标准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等日常监测,监测项目约200项次,对超标的个别项目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工作,对监测超标的项目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整改落实到位;积极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透析液监测工作,通过20xx年对透析管道的有效整改,两次监测的所有项目结果均合格。

七、完成院感调查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根据XXX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4年XXX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文件精神,我科顺利完成了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现患率调查。

八、执行院感审核工作

上半年继续对医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采购及使用进行审核,确保产品合格,使用、保管规范。对医院新修住院大楼的血透中心、手术室、产房等部门履行审核职责,对这些特殊部门的设计、布局进行院感方面的建议,合理改进,尽可能使其符合相关标准。

九、加标准预防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原则,各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2、加强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使用中的吸氧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每日清洁消毒,更换无菌液,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3、落实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科室每月自测,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监测。各科室监测登记资料基本及时、准确, 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对策,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和医疗安全。每季度对各科室和重点院感部门的消毒隔离及监测工作有通报和整改意见。

4、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尤其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培训学习。

5、加强了手卫生宣传和管理,全体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抽查抽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洗手,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十、积极组织准备接受市卫监所和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上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管理检查,上半年共接受卫监所及市疾控中心的检查5次,对于检查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存在的问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污水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存在的问题积极上报医院领导,共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十一、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上半年我院院感及传染病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对于好的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上半年存在的问题如下:

1.医院微生物室没有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分析,对医院感染的诊断以及耐药菌反馈存在一定的影响。

3.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欠规范。

4.督查时发现有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有 ……此处隐藏17569个字……,医院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及指导下,根据今年院感科的工作目标及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

二、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三、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采取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加强手卫生

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六、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七、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八、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八、加强对全院灭菌剂及消毒剂的监测

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十、上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院感任务。

院感科工作总结15

过去的一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院感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医德医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医疗中心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开展院感监控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赡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工作。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一季度出一本院感简迅通报全院院感监控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三级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质控小组组成。院感科制定各阶层工作制度,各司其职。

二、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依据新标准不断更新完善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管理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我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日常监测力度,提高数据分析准确性

1.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

(1)1~12月份采用前瞻性监测,监测住院病人7656例,院内感染10例,感染率为0.13%,漏报0例,漏报率为0% 。

(2)10月份开展横断面调查,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规范》要求,我科于10月24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调查住院患者502人,实查率100% ,床旁调查180人,没有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率0%。

2.Ⅰ类切口感染率监测:

1~12月共监测Ⅰ类手术210例,手术切口部位感染0例,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

3.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月对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内镜室等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灭菌剂等进行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以及消毒物品和消毒剂进行监测。1-12月抽查采样347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83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58份,台面采样培养72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5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23份,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无菌品抽查)49份,合格率100%。同时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4.每月对各类标本中细菌培养检出率进行统计,一季度汇总通报一次,1至12月送检标本数为2218例,共分漓到776株细菌,阳性率34.99% 。同时还开展留置导尿管、危重病人、ICU等危险因素监测。全年监管耐药菌病人144例,要求科室做好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医师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每季度向全院临床科室公布耐药菌排序情况。

四、不断完善消毒隔离措施。

配合护理部做好全院消毒隔离工作,督促检查供应室作好全院集中消毒供应工作,做好手术室嚣械清洗消毒工作。

五、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进一步完善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六、加强职业暴露管理,为个人防护保驾护航。

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并有相关措施,基本措施包括:

手卫生、标准预防、着装防护等等,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为全院医护、医技、药剂及保洁人负,培训内容: 院感基础知识、保洁人员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等。

一年来 院感科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培训,加强手卫生知识学习,做好全院消毒隔离工作,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院感科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