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3-19 05:11:28
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agrave;n)步、胸(xiōng)脯(puacute;)、白桦(huagrave;)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明天再学。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各两行。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说体现的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说教学设想:

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重点:

1.赏课文对贝多芬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

2.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策略:

教法学法选择: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以后请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音乐成就及其影响,然后请学生对课文的彩图——贝多芬像进行肖像描写,感性理解肖像描写。

2.在整体阅读基础上,从外在感知人物形象。请学生仔细地对照听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用课件展示听读课文的(6----9自然段)要求学生对比一下自己所写的和课文中所描述的有何异同,说一说肖像描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细细品读的前提下,从内在感知人物的精神,理解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4.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说得失:

1.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学生搜集的资料详实,准备充分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4.课堂上缺少激励性的语言

5.受课件和教案影响过大,放的不够开,课堂容量较小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

简明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简约的教学环节:

一、看报告,爱上机器人。

教会学生处理收集信息的方法:挑选与整理。

二、独立阅读课文。

独立阅读课文,达成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干什么?它有趣吗?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交流学习成果。

4、小结,机器人,服务于人。

三、畅想心中的机器人。

24果园机器人( ……此处隐藏9883个字……它恐龙及其亲戚的句子,让学生深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的教法正是体现出了这一理念。

三、说学法指导

三年级学生极少阅读说明文,对于说明事物的方法不甚了解,但他们对恐龙有着极大的兴趣,这对学习本文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引导好,学生就会很快地感知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恐龙的种类及外形特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先通过比较教师出示的描写雷龙的句子,在学习活动中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并体会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了解雷龙的外形特点,然后举一反三,运用了解雷龙的学习方法分小组探究其他恐龙及其亲戚的外形特点,这就体现出了《课标》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前提测评

我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是认读生字词,第2题是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设计这两道题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认读词语反馈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信息。二是检查学生对全篇课文是否有了整体把握,同时为学习本课时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让学生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文一共讲了几种恐龙及其亲戚?请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名称。

②想想这些恐龙及其亲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取这样的名。

停止读后检查读书情况,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恐龙的名称。

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

2、突出雷龙,启发探究

①指名朗读描写雷龙的句子。

②雷龙的形态特点是什么?请在句子中找一个词来回答,并在下面画波浪线。

③说说对“庞然大物”的理解。

④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a、让学生比较读,说说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根据回答板书)

b、让学生想象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响,具体感受雷龙是庞然大物。

c、反复朗读,说说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出示描写梁龙的句子,进一步引导探究

①说说梁龙的外形特点。

②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回答后,指名上黑板板书。

由于三年级学生理解、归纳能力还不是很强,一下子让他们把恐龙的外形特点及说明方法写出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以师生共学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及感知说明方法。

4、用表格导读其他内容

①把已有的板书画成表格

②学生分小组探究,完成已发下的表格。

学生填完表格后,指名上黑板填。

(三)指导看图,巩固学习所得。

1、揭示话题

插图上画了几只恐龙?你认识几种恐龙?怎样识别它们?

2、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对照课文,给图中的恐龙写上名称。

3、指名上黑板给挂图中的恐龙贴上名称,并先容其特点。

这个关键的计划意在深化明白,牢固学习所得。同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器重课文插图,并养成细致视察课文插图的好风俗,可以大概促使学生掌握图文联合学习的要领。

(四)指名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五、说板书计划

好的板书计划,能资助学生质疑解难,活泼头脑,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和明白。我接纳表款式的板书,让学生对恐龙及其亲戚的种类、形状特点和阐明要领一目明了。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西门豹》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该组的专题是“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就进行调查并摸清底细,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我发现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对话,它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生动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刻画出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品质。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7个字,能正确读写“管理、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正确理解三个“闹”字的意思。

3、教学重难点:

(1)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2)正确理解三个“闹”字的意思。

二、说教法

1、探究学习法: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重点。

2、朗读体会法: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找找、读读等多种方式,学生进入文本角色,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了解大意

1、出示课题: 了解“西门”是个复姓。

2、简单介绍西门豹。

(让学生对西门豹有简单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语

(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3、课文主要讲了西门豹的什么事?(以填空的形式)

(本篇课文较长,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以填空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

三、研读第1-9段

1、通过研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感悟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学习第1段,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在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时,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词语的意思。

找出西门豹问了老大爷哪些问题?老大爷又是怎么回答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让学生用划一划的方法找出西门豹问了老大爷哪些问题,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2、理解三个“闹”字的意思。

四、做作业本

(把部分作业设计进去,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五、讲板书设计

30、西门豹

田地荒芜 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人烟稀少 年年闹旱灾

《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