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点:
理解“独一无二、专心致志”等词语;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才能有长进。
教学难点:
理解“专心致志” ;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并落实在行动中。
教学用具: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棋 艺 盘 鹅 弓 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围棋
小朋友,这是什么棋?
板书:围棋 学习生字“棋”
2介绍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3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两个学生学围棋。
完成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检查:
棋艺 天鹅 出色 走神儿 独一无二
动作 听讲 长进 专心致志 拉弓射箭
指读、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 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 艺 盘 鹅 弓 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4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书写生字:独、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上一节课上,我们知道了两个学生开始学围棋。
他们向谁学?学得怎样?
2讨论思考题
3师生交流
二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并读一读。
1指读
2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秋很会下围棋?
圈出:能手、独一无二
学习生字:独
3指导朗读、齐读。
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三相机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讨论:
用横线、曲线分别画出他们学棋的句子。
2交流: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1) 指名读
(2) 他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怎样?
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生字:致
(3)再读指导:
3齐读
学棋的结果怎样?
四相机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2为什么他们俩学棋的结果会不一样?
用上因为所以说上一句话。
3齐读。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想向大家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完成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齐读全文
2列出课文提纲:
第一段:秋的棋艺。
第二段: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三段:他们的学棋的结果。
3试背全文
4同桌对背
5指名背
二造句练习:一边……一边……
1指读书上的句子
2填空: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3口头造句
三抄写词语(习字册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 ……此处隐藏5850个字……,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l)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的l-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习说。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