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

时间:2023-01-08 01:55:49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精选1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精选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 篇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语句读懂描写庭院的段落,迁移合作学习5、6两个自然段,能交流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初步掌握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找关键句,能感受作者对小城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初步掌握围绕关键句展开写一段话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作为导游,带大家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我们先去了哪两个地方进行游览?(板书“大海、沙滩”)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是呀,这些色彩美丽的景物真是令人难忘,那下面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出示生字词,检查掌握情况)。小城里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继续当导游,带着咱们这些小游客一起去领略小城的风采。

(二)体会庭院之美,感悟作者写法

1.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了小城哪三个地方的景色?

2.教师引导,以读促悟,感受庭院之美学生找到了三个地点:庭院、公园、街道。(板书)师:你喜欢那个地方的景色,说说理由。(学生自由畅谈)

师:看来小城里到处都是美景,那我们先到庭院里游览一番。谁来读读第四段?

师: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第一句话告诉我们庭院有什么特点?(交流,感悟树多,板书)都有什么树呢?在第二句话中你从哪些地方能读出树多?(有······还有······许多等等)是呀,南方城市里很多人家庭院里都会载许许多多的树,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图片展示,补充其他的树)你发现了树的什么多?(种类多)第三句话谁喜欢?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好像闻到了什么?那香味怎么样呢?满街满院也能说明树怎么样?那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城呢?我们闭上眼睛,深呼吸,闻着桉树叶子的香味再来读这个句子。第四个句子谁喜欢,来读一读。“热闹”说明了什么?“笼罩”又该如何理解?红云指的是什么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出示视频,感受凤凰花的美。生活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在这样的庭院里,这里的人们会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3.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庭院的特点的,同桌可以交流,完成填空。认识关键句。

(三)迁移学习5、6段

1.接下来就该同学们一展身手了,请你找出5、6段的关键句,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收说好在哪里。(小组合作、互学)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讲解生字“踩”。

(四)感悟情感,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游览,你认为海滨小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如果让我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海滨小城的特点,那就是?板书“美丽、整洁”。作者为什么会把海滨小城写的如此美丽呢?(感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其实不只是作者的家乡很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很美,这不,最近咱们家乡曹县的格桑花开了,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视频。看完视频,请你用“家乡的格桑花开了,开得那么美丽、那么热闹。”为开头,写一段话。(课堂没有时间的话下节课点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 篇2

教学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每逢”、“甚至”造句;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

板书课题:15海滨小城

查字典“滨”,说说“海滨”的意思。

(滨,水边;海滨,靠近海边的地方。)

思考:看了这个课题,你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要求:

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如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划出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弄懂意思;

2、读后检查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注意给下列字正音:

胳臂()散发()

绒()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海滨:指靠近大海的地方。

浩瀚:指海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寂寞:孤单、冷清。

喧闹:喧哗、热闹。本课指人们因为高兴而大声喊叫,声面非常活跃。

热闹:本指繁盛活跃的景象。本音标指鲜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每逢:每次遇到。

三、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滨的景色?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城的景色?怎样给课文分段?

学生练习在书本上分段。

师生交流:

第一段(1-3):写海滨的景色。

第二段(4-7):写小城的美丽景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说说本课写了几方面内容?

教师板书:海滨小城

二、指导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

(一)划一划,理清层次

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海滨”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

“人们走到街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写大海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是……贝壳”------写沙滩

(二)读一读,抓住特点

1、找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出示训练题:

天是的,海也是。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的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的、的海鸥,还飘着的云朵。

指导朗读上面一段话。

2、读第2自然段,理解“镀”字。

3、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

()的鱼

()的虾和蟹

()的海螺

找出本自然段中一对反义词:寂寞——喧闹

说说上面词语的意思。

想象一下,喧闹——会有哪些声音出现呢?

4、小结:作者写海滨时抓 ……此处隐藏11417个字……>

(3)你还从哪感受到了美,”凤凰树开了花……”抓住特点:花美,指导读。

(4)指名接读,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找出本段关键句。

(5)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关键句,谁来说说什么是关键句?

(6)看看小海鸥怎么说的吧?出示微课。

(7)小结:看,作者用第二句写庭院树的种类多(树多)!第三句写庭院树的叶香,第四句写庭院树的色美,都是围绕第一句小城庭院树多这个关键句来写的。

(8)写法总结:我们平时就可以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平时练笔时,也可以试着通过不同方面去围绕一个意思写。

三、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

1.学以致用:那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意思的关键句一般在哪里能找见呢?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找找5、6自然段的关键句吗?

2.小组合作: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交流汇报:第五自然段公园的美

(1)哪些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园的美?榕树。

(2)作者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比喻,把...比作...

(3)你感受到了什么?

(5)读出榕树的茂盛

(6)坐在这样的榕树下休息,感觉怎么样?

交流汇报:第六自然段街道的美。

(1)小城街道怎么样?细沙铺成

(2)你在沙滩上走过吗?什么感觉?读出来。这样的路也只有海滨小城有。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3)小城街道还有什么特点?干净。干净到没有一片树叶。

写法总结:围绕关键句展开写的时候,我们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

(4)感情朗读:(配乐读4-6)作者围绕关键句子展开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城的美,一起走进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小城的美!

总结:作者通过围绕关键句、抓事物特点展开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滨小城庭院、公园、街道的美。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写作小窍门呢!1.描写景物要围绕一句话写。2.要将景物写具体。3.选取的景物要有代表性。

四、迁移运用、当堂练习。

过渡:大家是否能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呢?现在是到你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秋天的田野里一片迷人的景象,稻谷、高粱、玉米、葡萄、

苹果、柿子、梨子、石榴、桔子。

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也能做一个有心人,用今天学的方法“围绕关键句,抓事物特点”,去读更多的美文!用文字留住更多的美。老师给大家推荐下节课继续欣赏海滨的美!

五、作业

1.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下来。

2.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19 海滨小城

庭院——树多 叶香 色美

公园——榕树 石凳 美

街道——细沙铺成、干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 篇13

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语句读懂第4自然段,采取找、圈、划、读的方式,积累语言,感受小城庭院的美,迁移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

2.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海滨满载安静喧闹整洁

海天交界银光闪闪绿绒大伞

2.自由读词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上色彩丰富的景象,有时安静有时喧闹的沙滩,庭院,公园,街道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品读悟法,体会庭院之美

(一)找关键句,知大意

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2.找到相关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

交流并板贴:树多

小结: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样的句子叫——关键句。

(二)抓关键词,品树多

1.聚焦句子: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指名读,相机正音:凤凰树、亚热带(图文出示:亚热带树木,拓展认识别的亚热带树木,如:红豆杉、樟树、水松。

指名说这句话是写树的什么多?了解树的种类多。

圈出“有。还有。”“许多”,这些词说明树的种类非常多!让我们感受到庭院的树很多。(板贴:种类多)

齐读句子。

2.聚焦句子: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读着读着,你好像闻到了桉树的什么?(香味)

那香味怎么样呢?划出关键词语:满街满院

引导质疑:满街满院跟树多有关系吗?这是从哪方面写出树多?(板贴:香味浓)

3.聚焦句子: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笼罩”。抬头往上看,庭院上空是一片片红云,公园上空是一片片红云,街道上空是一片片红云,整个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指名读,这一片片红云就是?(凤凰花)作者就是这样抓住凤凰花开得多的样子,来表现庭院树多。(板贴:花很多)

(三)回归段落,悟写法

1.配《小城故事》音乐朗读。老师读第1句,同学们读2-4句,从整体感受小城庭院的郁郁葱葱、迷人风光。

2、整理板贴,梳理思维导图

第4自然段围绕“庭院树多”这一意思主要写了树的种类多、叶香浓、花多这三方面的内容。读懂这段话,我们是借助“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个关键句来理解的。

像这样,当一段话的其他句子都围着一句话展开写,这句关键的句子我们就称它为“中心句”,当它的位置在开头时,我们又称它为“总起句”。

3.拓展阅读:《花钟》第1自然段。再次明确: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它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4.小结学法:读课文--找关键句--圈景物--梳理思维导图--再读课文

三、迁移学法,读懂第5、6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小城庭院的美丽,下面,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

1.出示学习单

2.交流,相机教学:“绿绒大伞”“密不透风”“每逢。总是。”

引导小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3.配乐师生合作朗读。

四、拓展运用,围绕关键句表达

过渡:抓关键句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读懂一段话的意思,还可以帮助我们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家乡美景图,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围绕一句话从多个方面来表达一个场景。

2.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习得方法。

3.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前期观察到的美景进行交流,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或自己积累的词语,对景物进行简单描述。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海滨小城》(精选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